武汉破解毕业生流出困境,人才政策迭代强化产业引才

2023-08-04 19:08:3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实习生梁艳琼 武汉报道 

近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多项指标。比如,到2025年,每年全省高校毕业生留鄂比例在60%左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超过90%,新增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40万人以上。


【资料图】

而湖北省会武汉,是著名的“大学之城”,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量超过110万。如何留住毕业生,一直是武汉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方面,作为大学之城、人才之城的武汉,每年会有近30万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到就业市场。但另一方面,武汉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度面临人才大量流出的困境。

在几经迭代人才政策后,武汉如今逆转了局面,毕业生留汉比重持续提升,不仅实现了“百万人才留汉”的目标,也成为了连续多年的人才净流入城市。

但横向对比同类城市,武汉毕业生黏性仍然不够突出。在各地引育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下,武汉应该如何留住人才?

毕业生留汉比例逆势上扬

武汉这座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大学之城。目前,武汉已拥有92所高校、76名两院院士。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2021年武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量超过110万,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仅次于广州和郑州。

武汉的应届毕业生数量也多年处在第一梯队,每年的毕业季,武汉会有近30万的高校毕业生步入就业创业市场。

由于高校林立,武汉天然拥有大批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武汉曾一度面临本地毕业生大量流出的困局。

2021年,武汉市人社局发布的一项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从2007年开始,武汉毕业生留汉就业比例逐年递减,2007年为55.3%,2008年为52.19%,2010年为50.7%,2011年首次跌破50%,仅为47.04%。而在2012年,以毕业生人数27.66万、留汉人数8.64万人计算,武汉毕业生留汉比例已经跌破40%。相关报道称,这是武汉地区毕业生留汉比例5年来的最低水平。

当时的武汉市人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留汉比例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省内各市州经济好转,并开始发力揽才。“比如,华工科技在孝感市设有分厂,而武汉房租又比孝感贵,好多毕业生就被吸引过去了。”

这显然不足以解释武汉面临的人才困局。反观当时武汉周边的城市,十堰等地均出台了明确的“重金”引才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在当地创业给予50万元到100万元扶持资金,并提供相应的办公用房、厂房,且有一定的免租优惠。而沿海发达地区对于武汉毕业生的吸引力则更强,完善的基础设施、集聚的高技术企业和更丰厚的薪资待遇等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武汉大学中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大部分人才更多看重发展空间,以往包括武汉在内的很多中西部城市经济不活跃,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所以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人才更愿意选择北上广深,他们在意的是动态的职业机遇,而不是相对静态的薪资水平。

也是在这一节点上,武汉认识到了毕业生流出比例增长将会带来的隐患。2013年,武汉提出要启动“大学生留汉工程”,争取每年新增留汉大学生10万人。在毕业生落户、公租房、基层入编、创业担保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

而从2016年开始,局面开始发生转变。留武汉的高校毕业生由2016年的42.18%逐年上升到2021年的65.12%。据2023年武汉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新增留汉大学生31.7万人。2017年至今,已经有191万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武汉,成功实现了“百万大学生留汉”的目标。

从另外的数据来看,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武汉人才密度不断提升,已连续6年实现人才净流入,跻身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第一方阵,可以算得上是逆转了局势。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虽然一线城市吸引力依然强劲,但例如武汉等新一线城市也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首选,因为这些城市的落户门槛低、房价低、人才引进政策友好。武汉工作生活压力更低,又有很强的发展前景,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但也需要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后的配套服务,比如职业成长、住房保障、组建家庭等方面。

多次迭代留才政策

武汉人吴笕筠是日本东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毕业生,在2021年完成学业后,她选择回到武汉,入职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气凝胶等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

回汉加盟武汉先进院后,她迅速成长为气凝胶团队骨干,并率队应用新工艺成功促进了气凝胶材料的降本增效。去年,吴笕筠申请了“武汉英才”计划,并在今年入选。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吴笕筠提到,其实武汉有很多规模大或是前景好的企业,能够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这是我参加工作前没有意识到的。在技术落地中我们需要去对接企业,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武汉拥有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完整的企业群体,能够去做好成果落地转化的事情,也能为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2011年,武汉首提“武汉英才”计划,旨在大力引进并重点支持战略科技、产业领军和优秀青年等高层次人才。随后又陆续开展了“城市合伙人”、“黄鹤英才”、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博士专项资助等人才计划和人才项目。

2019年,武汉出台《关于建立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武汉黄鹤英才”计划,对于原有的各类人才计划进行了一次整合,成为“武汉英才”的2.0版本。

也是在这一段时期,武汉在建设人才体系建设上发生了思路转变,更加突出产业导向、用人主体导向以及市区间的协同。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曾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大概在五六年前,武汉当时的市领导提出鼓励武汉高校的毕业生投资武汉。“这是一个观念上的改变,在此之前,可能武汉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而去年,武汉又进一步推出“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面向本地优秀人才的重点支持。其中提出,加大对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教育等各行业各领域优秀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对连续在汉工作3年以上的本地优秀人才突出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导向,每年遴选1000名入选“武汉英才”计划。

同时,武汉加强了人才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1+5+N”人才发展体系,制定“人才安居政策升级版”、“大学生就业创业20条”等配套操作性政策,强化人才政策支持力度。

从人才补贴力度上,武汉也是大手笔。以正在建设人才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其提出的“3551光谷人才计划”对于各梯度的人才提出了不同的补贴政策,其中对于顶尖科学家的无偿资助资金高达1亿元。

人才政策的迭代升级在近几年逐渐显现出成效,这也是武汉毕业生留汉比例逐年递增的重要原因。但横向对比来看,武汉仍有进步空间。

参考去年6-7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团队开展的202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流动情况调研,其中就毕业生中留在就学地工作的比例提出了“粘滞率”的概念。调研中得出,成都、西安的粘滞率为68.64%和54.68%,均高过武汉的54.11%。

在不断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和相对较高的补贴政策下,武汉还需怎样释放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曾刚认为,武汉需要制定好人才的配套政策,提供良好的育人、用人环境,这比人才补贴政策更加重要。同时,需要继续做大产业,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还需要加强城市间的联动,在信息机制上更开阔,通过集体的力量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的环境、促进人才共享。

曾刚进一步分析,武汉在人才政策上还缺乏一些特色,需要增添一些柔性的内容,例如更多的考虑本地毕业生对于武汉这座城市的情感联系,对于培育和用人的主体单位,给予除补贴外的尊重、信任和责任,适当放权。

目前来看,武汉的人才政策已经开始向用人主体导向倾斜。武汉提出,深化人才举荐制度,重点用人单位可直接举荐人才进入“武汉英才计划”。开展市级科技项目经费“包干制”和验收“备案制”试点,推行“揭榜挂帅”。

吴笕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选择留在武汉首先考虑到的是在家乡更好扎根,同时,自己从事的基础研究领域与武汉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比较匹配。“补贴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更希望的是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能够得到认可,能够真正为家乡的经济产业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在马亮看来,武汉这样的大学城市要想做实大学之于城市的意义,就需要在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城市归属感,特别是通过实习见习等方式为大学生理解和融入城市提供契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