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湾区|充电桩出海观察:深企走出去实现五方面“破局”

2023-08-22 12:07:3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资料图】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樊佳惠  随着全球电动化转型加速,充电桩“出海”无疑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其背后的首要原因在于欧美市场的充电桩“基建”搭设速度已严重滞后于当地的电动汽车增速。IEA数据显示,欧洲与美国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分别为260.0万辆与99万辆,对应的公共充电桩为47万个与13万个,车桩比分别高达16:1与23:1。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充电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海外市场售价和毛利率相对更高。因此“走出去”也成为了广大充电设施产业链企业主动寻求蓝海市场的必然选择。

相比于欧美本土的充电桩企业,我国充电桩技术与供应链已经形成较为显著的优势。目前海外市场主要以交流桩为主,直流桩功率普遍在43kW-150kW,而国内超充桩功率已达到480kW。今年华为更是在深圳发布了600kW全液冷超充桩,并在电网协同、光储协同、调度算法上具备领先优势。并且我国充电桩还具备从充电枪、枪线、模块、监控设备、到充电设备的完整供应链,可提供强大配套。

在上述背景下,充电桩出口自2022年至今持续迅猛爆发。除了借助海外经销商网络以及跟随中国车企进行配套的两种主流路径外,线上跨境平台等数字化新业态也成为充电桩出口的重要场景。阿里国际站跨境指数显示,2022年新能源车充电桩的海外需求量快速增长了245%,其中英国、德国、爱尔兰、美国、新西兰是阿里国际站上充电桩搜索热度前五的国家。

另一方面,由于海外各国拥有不同的电网上网要求、计量认证要求、支付结算系统差异等,我国充电桩出海企业也一直面临诸多难题。首先是海外国家充电桩安全标准与细节要求与国内差异化显著,欧盟的CE、美国的FCC等都属于强制认证,且难度大、时间长。如美国UL认证费用超100万元,周期为7个月。其次是欧美国家对充电桩电网数据安全存在担忧,叠加吸引制造业回潮的导向,因而对我国出口企业设置政策壁垒。如拜登今年2月发布的政令表示:所有接受美国《基础设施法案》补贴生产的充电桩必须在美国建造。再者充电桩是高度依赖售后服务及运维的产品类型,需要出口企业具备高度本土化的海外维修及质检能力。

由此,加速国外本地化认证、设计定制化与差异化产品、当地投资建厂、设立海外运维团队,均是充电桩企业成功出海的“诀窍”。而成长于深圳的几家本土充电桩企业,如盛弘股份、道通科技、沃尔核材、优优绿能等,尽管其企业规模不等,主营产品也跨越了充电模块、整桩、充电枪等多种类型,但无一例外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创下了创新性的示范,可以作为深圳企业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时所呈现出的灵活性与韧性范本,引领更多中资充电品牌在海外市场的“领头羊”。

以近期宣布落成全球充电桩示范站的道通科技为例,2019—2022年期间,其欧洲市场营收实现了31.3%的复合年增长率。道通科技的充电桩产品较早便通过多国认证,包括美国UL、CSA、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认证及欧盟CE、UKCA、MID认证等,其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在产品创新方面,其AC Ultra 美标交流桩产品较市面主流产品充电速度提升 2.5 倍,率先支持 ISO15118 交流充电、信用卡支付等特性。 在产能投资方面,为应对拜登政府的基建法案,其今年一季度正式启动定增募资,以用于美国新能源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美国扩大充电桩产能。在新兴市场开拓方面,与迪拜能源公司 Admiral Energy 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又启动了墨西哥首个商用电动卡车充电站。7月道通科技宣布全球充电桩示范站正式落成,至此全面覆盖了北美、欧洲、亚太、南美、IMEA(印度、中东、非洲)等地区。在渠道铺设方面,采用线上与线下双渠道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线上是最早登陆亚马逊美国站点的充电桩企业之一;线下已进入Costco、BestBuy、HomeDepot等大型商超,并与大型汽配行业经销商、充电桩经销商建立合作。在本土化运营方面,在北美、欧洲、亚太等市场分别建立独立团队,覆盖销售、技术支持、培训、客户服务等。比如,在荷兰、西班牙、英国设立研发中心,在英国、德国等建立4个培训中心,在荷兰、英国、意大利设立3个仓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