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道
(资料图)
5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汽车消费领域投诉主要集中在汽车质量、汽车销售、售后和配套服务、二手车等四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消费领域的消费者投诉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中消协方面表示。
《报告》指出,在汽车质量方面,传统燃油车相关投诉主要与车辆安全、部件寿命、驾乘体验等有关,比如发动机或变速箱故障、刹车失灵、发动机漏油,以及倒车雷达失效、天窗漏水、车辆抖动、低频异响等问题。
新能源汽车相关投诉主要包括电池故障、未经消费者同意单方“锁电”、智能辅助系统相关问题以及刹车失灵等涉及技术和安全方面的问题。比如行驶中续航突然断崖式下降或动力电池突发故障断电导致“趴窝”,车辆行驶、充电或静止过程中突发自燃;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失灵、主动刹车迟钝、部分品牌汽车存在刹车失灵问题等。
对此,中消协建议,相关汽车企业应当加强动力电池的研发和创新,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低温性能,降低自燃风险,缓解消费者的续航焦虑,保障驾驶安全。同时,相关企业要杜绝未经车主同意,在保养或在线升级时进行锁电操作。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当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智能辅助系统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降低系统的故障率和失灵率,防止发生重大伤害事故。
在汽车销售方面,《报告》指出,汽车消费领域的投诉集中在虚假宣传引误导和合同相关问题。
前者主要指部分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在广告、宣传材料中夸大宣传或隐瞒汽车的性能、功能、价格、优惠等信息,误导消费者,包括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缩水、车辆配置与宣传不符或“超前宣传”、销售承诺不兑现等。
后者主要指一些汽车经营者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单方面制定“霸王条款”,或订立合同后单方违约侵害消费者权益,比如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违反约定延迟交车或模糊交车时间;单方面更改合同内容;强制捆绑或加价提车等。
此外,《报告》还指出了在汽车售后和配套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充电桩安装难成为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不完善,比如充电桩安装难过小区物业关、开发商关,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不足以及充电桩运营维护不到位;二是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体验不佳,包括多次维修仍不能正常使用;汽车维修过度保养或欺诈;4S店转让,消费者权益受损;车企倒闭退市,消费者车辆售后无保障。
在二手车方面,一些不良经营者利用二手车市场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故意隐瞒车辆真实情况,比如隐瞒车辆过户次数、瑕疵信息以及修改调低车辆行驶里程等,导致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
此外,二手车市场由于缺乏透明度,价格问题乱象丛生,消费者容易被不良商家欺诈或误导,比如虚构车源,低价诱客引流;巧立名目乱收费;骗取定金等。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加强汽车全生命周期监管,强化各部门之间对汽车生产、进口、销售、登记、维修、二手车交易、报废、关键零部件流向等环节的信息互通共享和工作配合。
二是关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建议加快研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据归属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支撑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三是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配套服务供给,提升公共充电桩等设施的有效供给水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个人充电桩的资源共享。
四是规范二手车市场交易秩序,加强对二手车平台企业的资质管理和行业监管,完善二手车销售服务管理制度,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严厉打击二手车市场存在的各类违法行为。
标签: